
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相关说明
一、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起草背景
随着开放(open)理念的日渐成熟,全球开发者也在不断尝试将开源软件的许可模式扩展到软件范畴之外。因与“源代码”相对应的硬件相关概念不清晰、硬件保护的知识权利基础与软件差异较大等原因,在硬件领域推广开放理念有一定难度。国际上,目前尚没有较为主流的硬件许可证。
但伴随着3D打印机、RISC-V芯片等新兴领域不断发展,开放硬件发展迎来蓬勃发展新局面。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十分重视大硬件的开源生态建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与价值观,联合产业界及法律界等数十家单位联合起草了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第1.0版。通过起草中英双语的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我们旨在为开放硬件许可提供法律工具,使得开放硬件可以被自由复制、修改、制造,为开放硬件发展提供法律支持。
二、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参编方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特向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第一版以下主要参编方及其他参编方表达诚挚谢意:
主要参编方: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OpenSDV汽车软件开源联盟、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其他参编方:
开源芯片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温州中学、北京天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国科开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大成律师事务所、盈科律师事务所
三、开放原子开放硬件许可证特点
开放原子硬件许可证第一版是专门设计用于开放硬件领域的许可协议,是对硬件来源、补充材料的使用、复制、修改、再许可和分发等行为及硬件的制造、委托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等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格式合同。本许可证旨在为硬件厂商提供可选择的许可协议,并确保开发者可以自由共享基于本许可证许可的硬件,促进开放硬件的生态建设。开放原子硬件许可证特点如下:
1、许可对象选择灵活性高,可适用于硬件来源、硬件附随代码、模型、数据等一并许可的复合许可场景
本许可证除可许可硬件、硬件来源外,还增加了“补充材料”的定义。上游硬件厂商可在许可硬件时根据场景需要自行选择是否将代码、模型、数据等补充材料附随硬件用本许可证一并进行许可。
2、权利授予条款增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并设置兜底条款,以确保权利授予足够充分、清晰
鉴于作为本许可证许可对象的硬件来源、硬件而非软件代码,且其法律保护方式较软件代码更为复杂,故本许可证权利授予条款除包含相关著作权、专利权外,还增加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及其他知识产权许可条款,以确保上游硬件厂权利授予足够充分且清晰。
3、本许可证为基于硬件特殊场景明确了具有实操性的许可证适用条件
本许可证的适用条件包括提供许可证副本、保留权属声明、提供修改说明三部分。但鉴于基于硬件提供许可证副本受限于硬件体积等特点,故对硬件许可证副本提供方式等给了明确规定,允许通过在硬件说明文档等硬件相关文件中以URL、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许可声明。
4、简化术语定义,避免术语嵌套
因硬件许可证的主要许可对象与软件代码有本质差异,本许可证在定义术语时刻意避免了“作品(Work)”等术语表述,防止因“硬件来源”与“作品”嵌套定义增加许可证的理解难度。
5、本许可证语言及适用法选用灵活性高
本许可证采用中英双语起草,且未限制适用法。适用语言仅在本许可证适用中国法解释的特定情况下以中文文本为准。该方式可确保适用法及语言选用灵活性高,既可以满足中国开发者的语言偏好,又为硬件项目国际化路线留足空间。
四、开放原子硬件许可证行业应用情况
开放原子硬件许可证自起草之初便广受硬件厂商关注,目前已迎来首批应用单位: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