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源相关司法案例

德国开源相关司法案例

VanessaXWGUO

2025-02-25 发布533 浏览 · 1 点赞 · 0 收藏

德国 Germany

 

2024 LG Berlin II Az.: 61 O 104/24, 2024-6-24, Sebastian Steck v. AVM Computersysteme Vertriebs GmbH 请见SFC披露的案件进展及判决书

LGPLv2.1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LGPLv2.1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原告 Sebastian Steck(“Steck”) 于 2021 年 5 月购买了一台 AVM公司的路由器“FRITZ!Box 4020”,发现被告 AVM 发送给他的候选源代码在其PC机上编译后无法重新安装到他的路由器上(“交叉编译”)。该路由器基于GPLv2下开源的操作系统和LGPL-2.1开源的多个软件库(uClibc, libblkid, libexif, libosip2)运行。AVM 拒绝更正其候选源代码。Steck 于 2023 年 7 月向柏林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AVM 提供用于为 FRITZ!Box 4020的固件版本生成二进制文件的库的完整源代码,和库的编译脚本与安装脚本,并要求赔偿庭外律师费。

提起诉讼数月后,AVM 终于向 Steck 提供了 Steck 要求的所有剩余源代码,和“用于控制......库安装的脚本”。作为案件和解的一部分,AVM 支付了 Steck 的律师费。一审和解裁决于2024年6月24日作出。上诉截止日期已过两周之时,AVM 选择不就法院关于费用的裁决提出上诉。

 

2021 LG Mannheim, Vergleich v. 27.12.2021, Az. 7 O 2/21, Ayuso, Welte, Kedlecsik v. McHardy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英译文

GPLv2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Linux     滥用版权维权

GPLv2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linux      copyright profiteering

本案涉及开源社区制止GPLv2维权。本案涉及原被告双方对GPLv2许可证的许可条件应如何执法持有不同意见而产生的纠纷,并旨在制止McHardy滥用著作权维权。2021年12月27日,曼海姆地区法院公布和解判决。本案涉及Linux Kernel的组件。

关联案例请见:LG Köln, Urteil v. 20.10.2017, Az. 14 O 188/17, McHardy v. Geniatech (nicht rechtskräftig, im Berufungsverfahren erledigt)  

 

2021 OLG Karlsruhe, Urteil vom 27.01.2021 - 6 U 60/20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著作权侵权     诉诸伪善     非法演绎作品    

GPLv2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copyright infringement     appeal to hypocrisy     illegal derivative works

本案中,内容管理系统WordPress软件在GPLv2下许可,原告使用WordPress发布了名为Affilliseo的“主题”(即Theme)并进行商业售卖。被告公开表示,由于该主题系WordPress的衍生作品,被告将基于GPLv2在GitHub上发布该主题的源代码。为免源代码披露,原告向曼海姆地区法院申请了临时禁令。在交涉过程中,被告律师庭外发函告知原告:被告在无法律判决的情况下不会发布涉案软件。一审法院根据原告申请确认临时禁令已经终结,被告向德国卡尔斯鲁厄高级地区法院提起上诉。2021年1月27日,上诉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并不予支持被告抗辩,认为对著佐权条款的违反导致厂商丧失使用、修改原始开源软件的权利,但不论二次开发的程序依据德国著作权法是构成合作作品还是改编作品,其均有权进行维权,且其侵权行为并不能使得第三方未经其同意以自己的名义披露二次开发程序的源代码。此外,法院也将原告的二次开发程序构成对原始开源程序的侵权和被他人侵权视为两个须单独考量的法律问题,未就其是否构成原始GPL开源软件的衍生作品或构成独立作品展开评判。

更多信息请见:源译识 | 2021 OLG Karlsruhe, Urteil vom 27.01.2021 - 6 U 60/20判决中译文, 案件评述

For more details refer to: Contransus | Chinese translation of Decision 2021 OLG Karlsruhe, Urteil vom 27.01.2021 - 6 U 60/20 , Comments on the case

 

2019 OLG Frankfurt, 22.10.2019 - 11 U 95/18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CC协议     损害赔偿数额     确认之诉

CC license     damages     Declaratory judgment

本案为消极确认之诉。X先生拍摄了一张照片并在网站上依据CC协议发布,根据该协议,只有在注明作者姓名和作品标题并提供发布图像的网页链接,方可使用。本案原告在其网站上使用该照片时,仅署名但未按照CC协议注明照片的标题和来源链接;经X先生授权,一个提供维权服务的协会(本案被告)向原告发布律师函,要求其赔偿并偿付维权费用。原告按照被告要求发出“停止声明”后,转而起诉被告要求法兰克福地区法院宣布其没有义务向被告承诺停止侵权、支付损害赔偿金和偿付诉前警告相关的费用,且被告有义务偿付其法律辩护费用。

二审中,法兰克福高级地区法院认为:1. 根据《德国著作权法》第97条第2款第2句以许可类比的方式计算损害赔偿额时,原则上不反对作者之前在满足有关作者署名的某些要求的条件下曾免费许可其作品。但是,如果索赔对象在公开作品(本案中为照片)时已经指明了作者姓名,只是没有提供图片来源和/或图片标题,则法院无法可靠地评估最低赔偿额。2. 协会或组织在追究著作权侵权方面具有值得保护的自身利益的前提是,为其成员进行相应维权是该协会的章程规定宗旨。因而,2019年10月22日,二审法院维持原判,支持原告诉请,确认不就违反CC协议判处损害赔偿。

更多信息请见:源译识 | OLG Frankfurt, 22.10.2019 - 11 U 95/18 判决中译文案件介绍

For more details refer to: Contransus | Chinese translation of OLG Frankfurt, 22.10.2019 - 11 U 95/18Comments on this Case

 

2019 OLG Hamburg, Urteil v. 28.02.2019, Christoph Hellwig v. VMware Global, Inc, 5 U 146/16,请见二审判决书德文原文;LG Hamburg, 10.11.2016 - 310 O 89/15;LG Hamburg, 08.07.2016 - 310 O 89/15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著作权侵权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原告主体资格

GPLv2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locus standi

本案中,原告Hellwig声称被告 VMware 分发的软件Hypervisor vSphere VMware ESXi 5.5.0构成著作权侵权。被诉该软件包含vmkernel和vmklinux两个主要功能模块,其中vmklinux已根据GPLv2开源,vmkernel是被告独立开发的模块,该模块被vmklinux驱动。但是被告没有将基于GPLv2将vmkernel开源。Hellwig在SFC支持下向汉堡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主张vmkernel和vmklinux是一个整体的作品,被告应该根据GPLv2将vmkernel开源。VMware辩称:Hellwig 缺乏基于版权提起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其次,vmklinux 不是 Linux 内核的衍生作品,而只是一个“互操作模块”,即一个通过稳定接口VMK API进行通信的独立作品。

汉堡地方法院在一审中没有就此案的是非曲直作出裁决,其决定仅基于证据缺陷而做出驳回起诉的裁定,即 Hellwig 未能在 VMware 的产品中识别出他编写的特定代码行。2019年2月28日,汉堡高级地区法院因Hellwig无法确定其在VMware产品中拥有版权的特定代码行而维持原判,驳回其诉请。19年4月,VMware表示将从 vSphere 中删除 vmklinux组件。

 

2018 AG Kiel Urteil - Az. 111 C 7/17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CC协议     赔偿数额

CC license     damages

本案涉及违反CC协议的侵权赔偿数额确定问题。2018年4月26日,基尔地方法院(AG,相比地区法院-LG低一级)认为,使用作品方未遵循CC协议的行为并未给权利人造成任何损失,此外适用CC协议的非商业用途作品的客观价值只能设置为零,因此最终判决作品使用方无需向权利人支付任何的赔偿费用。

 

2018 AG Bochum, Urteil v. 11.04.2018, Az. 70 C 471/17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CC协议     非商业性使用     赔偿数额

CC license     non-commercial use     damages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如何确认根据CC-BY-NC 3.0许可的作品的侵权赔偿数额。2018年4月11日,波鸿地方法院(AG,相比地区法院-LG低一级)指出,由于涉案作品已经以非商业使用的形式公开,且原告无法证明其通过该作品获得的商业报酬数额,因此该作品的经济价值微乎其微,最终判定赔偿数额为100欧元。

 

2018 LG Köln, Urteil v. 20.10.2017, Az. 14 O 188/17, McHardy v. Geniatech (nicht rechtskräftig, im Berufungsverfahren erledigt) 请见一审判决书(因二审中原告撤诉,一审判决不具法律效力)德文原文;二审听证会记录(Welte)

GPLv2     临时禁令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原告主体资格     合作作者

GPLv2    interim injunction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locus standi       co-author

2017年7月,Linux内核Netfilter代码贡献者Patrick McHardy购买了中国深圳Geniatech公司的欧洲代理商Geniatech Europe GmbH销售的包含Linux Netfilter软件的卫星电视接收器,并对其发出知识产权侵权的警告函(Abmahnung),并终止其在GPLv2下的权利。但是该公司拒绝作出自愿接受惩罚的“停止侵害声明”。因而,McHardy以该公司未按照GPLv2的规定开放源代码侵犯其著作权为由向科隆地区法院申请对其签发临时禁令。针对法院做出临时禁令的裁决,被申请人提起上诉。

科隆地区法院在初审裁决中基于McHardy已证明其作为Netfilter核心开发团队负责人身份及Linux内核网络推展维护者身份,认定其长期参与Linux内核开发,因而具有申请临时禁令的资格。但是科隆高等地区法院认为仅凭负责人和维护者身份,不能直接推定其“开发者”和著作权人身份:如果其与其他开发者并无共同创作、改进版本的合意,其贡献也不满足作品独创性的要求,其创作部分与其他合作者创作的部分也不具有不可分割性,则不能认定为德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合作作者”。因而,法院认定原告并非涉案开源项目的合作作者而没有资格就整个Linux内核维权,不过McHardy(作为改编作品的权利人)可以在其贡献代码的著作权的部分申请维权。2018年3月7日,McHardy在科隆高等地区法院举行的口头听证会后撤诉。

本案原告还向80余家公司发出了警告函,要求停止分发含有Linux内核产品,并利用维权获得大量赔偿金,颇具争议性。直到2021年12月,Linux内核的核心团队才就Linux内核维权问题在德国曼海姆地区法院与McHardy达成和解,其不得擅自发送警告函进行GPL维权或强制合规。我们可以获得启发,一方面中国主体应加强自身GPL遵从避免在欧洲遭遇临时禁令维权,一方面开源社区也应积极思考项目贡献者的维权界限。关联案例请见:LG Mannheim, Vergleich v. 27.12.2021, Az. 7 O 2/21, Ayuso, Welte, Kedlecsik v. McHardy

更多解读请见:《开源软件社区贡献者维权的法律问题》

 

2017 LG Hamburg, Urteil v. 20.11.2017; Az. 308 O 343/15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LGPL     著作权侵权     赔偿数额     合作作者的内部追偿

GPLv2\LGPL      calculation of damages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nternal recovery for co-authors

本案涉及违反GPL的违约赔偿,合作作者的内部追偿、停止侵权声明。2017年11月20日,汉堡地区法院认为,在计算不遵守GPL许可证义务的情况下对涉案软件继续分发行为的罚金时,如涉及对两件及以上产品的侵权使用,属于加重情节。

 

2017 BGH, 13.06.2017 - Az.X ZR 24/15;OLG Düsseldorf, judgement of 19.02.2015 - Az. I-15 U 39/14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LG Düsseldorf, 03.12.2013 - 4a O 199/12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所涉专利(已过期)

专利侵权     OpenSSL

patent infringement    OpenSSL

本案中,原告是某欧洲专利的专利权人,原告在该专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密码算法“B”(IDEA)。被告在其网站上为用户提供的固件“E”(机顶盒)是使用了开源程序库“R”(OpenSSL)进行编译,在开源程序库“R”某版本的readme文件中明确提到了算法“B”。原告以被告在其网站上提供的某固件E利用了其专利技术而提起诉讼。该案争议焦点在于使用涉及他人专利的开源程序库是否构成侵权或间接侵权。2013年12月3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判定构成直接侵权。

2015年2月19日,杜塞尔多夫高级地区法院认为不存在直接专利侵权,这是因为被告交付的机顶盒、提供的固件或其更新均未满足涉案专利的所有功能,专利权利要求中提到的主要加密逻辑并未由固件自动执行。相反,要假定专利侵权,机顶盒的客户或用户必须亲自干预执行,以使算法“B” 的实现产生。此外,法院也判定不存在间接专利侵权。2017年,德国联邦法院驳回上诉,维持二审判决。

 

2017 OLG Hamm, Urteil v. 13.06.2017, Az. 4 U 72/16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著作权侵权     赔偿数额

GPLv2     copyright infringement     calculation of damages

本案涉及违反GPLv2的损害赔偿。2017年6月13日,哈姆高级地区法院认为,使用者在违反 GPLv2许可条件的情况下提供软件,构成著作权侵权,权利人可以要求禁令救济和偿还警告费用,但不能要求支付赔偿金(对免费但非法分发的开源软件不进行补偿)。

 

2017 LG Köln, 14 O 331/15, decided on 08-06-2017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CC协议     赔偿数额

CC license     damages

本案涉及违反CC协议的侵权赔偿数额确定问题。2017年6月8日,科隆地区法院认为,在被告违反CC协议使用作品的情况下,原告提出的许可损害赔偿数额应以理性且可代表当事人的缔约双方在对使用争议照片的许可作出承认时所商定的数额为准。

 

2016 OLG Köln, Urteil v. 30.9.2016, Az. 6 U 18/16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LG Köln, 12.01.2016, 81 O 78/15

商标撤销      商标使用证据

trademark cancellation      evidence of trademark use

本案涉及德国连续五年未使用而撤销商标的问题,涉案商标在GPLv3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上使用,并在两个国际开源平台(而不是项目网站上)提供源代码下载。2016年1月12日,科隆地区法院以原告未充分举证而驳回起诉,原告不服并上诉。2016年9月30日,科隆高级地区法院认为,被告(一名学生)对于软件在网站的下载次数和“.de”域名的举证并不能充分说明被告对商标的使用与德国国内有联接点。最终,二审支持了原告对于撤销被告商标的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科隆高级地区法院在判决中考虑到了开源软件商业分发的特殊性。法院在本案中援引了欧盟案件(EC, 2008-12-9, C-442/07案)指出,营利意图对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而言不是必需的,但最终必须与获得市场份额有关,比如免费提供开源软件本身但为其提供额外的付费支持服务等。从商标法的角度来看,判断注册商标是否进行使用的决定性因素是商标所有人的使用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为了发展和维持开源软件本身的销售市场。此外,商标所有人对违反开源许可证的行为进行持续起诉,也应被认为是要维持销售市场的一种迹象,可以作为商标使用证据提供。

 

2016 LG Bochum, Urteil v., Az. I-8 O 294/15, decided on 03-03-2016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    著作权侵权     违反声明义务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损害赔偿

GPL     copyright infringement      Notice obligation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damages

本案涉及违反GPL的损害赔偿责任。原告开发的软件解决方案可实现对无线网络的安全访问,涉及其拥有专有权的GPL下分发的“T”程序。自2.0.x版本后,“T”仅提供专有服务。被告(一所大学)的WLAN服务使用了T软件,但并未提供GPL文本和源代码。 原告在发布停止声明没有作用后,以著作权侵权为由对被告提起诉讼。

2016年3月3日,波鸿地区法院认为,被告提供在互联网上使用GPL开源代码的服务,未提供GPL许可证文本、未提供源代码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即便是在互联网上免费授权他人使用该软件的行为,也属于侵权。原告有权获赔警告费和侵权的损害赔偿。

 

2015 LG Halle, Urteil v. 27.07.2015, Az. 4 O 133/15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3     著作权侵权    治愈条款

GPLv3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ermination provisions    

本案涉及违反GPL3.0的重复风险(GPL第8条第3款)。本案被告为一所大学。2015年7月27日,哈雷地区法院认为,GPL第三版第8.3条“侵权者在收到相应通知后30天内停止侵权,可以继续使用该许可”不应解释为许可人放弃对(第一次)侵权人可发起带有惩罚条款的“停止声明”,也无法排除版权法规定下的二次侵权风险(本案中,消除侵权的方式是删除诉争软件)。

 

2015 LG Hannover, Urteil v. 21.07.2015, Az. 18 O 159/15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     著作权侵权     违反声明义务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     copyright infringement        notice obligations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本案涉及违反GPL的禁令救济和不充分的停止侵权声明。2015年7月21日,汉诺威地区法院认为,根据GPL许可证条款,在使用开源软件时没有提供源代码和许可证文本的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

 

2015 LG Leipzig, Beschluss v. 02.06.2015, Az. 05 O 1531/15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禁令救济     违反声明义务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v2      remedy of injunction       notice obligations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本案涉及违反GPLv2的禁令救济。2015年6月2日,莱比锡地区法院认为,被告(一所大学)通过网络上提供开源代码并根据GPL许可证免费使用并进一步开发时,未提及 GPLv2、附上GPLv2的许可证文本,未提供源代码的行为构成侵犯版权。

 

2014 LG München, Beschluss v. 17.12.2014, Az. 37 O 8778/14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CC协议     引用许可证和作者名称的适当形式

CC license     appropriate refenrence to the license and credit

2014年12月17日,慕尼黑第一地区法院认为,以鼠标悬停的方式显示版权所有者名称以及对许可证的引用不足以满足CC协议的要求。本案涉及CC BY 3.0-unported

 

2014 LG Köln, Urteil v. 17.7.2014, Az. 14 O 463/13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3/LGPLv3     开源互惠方式

GPLv3/LGPLv3      requirement of reciprocal sharing 

本案涉及GPLv3代码以LGPLv3分发的情形。2014年7月17日,科隆地区法院明确了对适用GPLv3许可证的开源软件进行再开发及分发,可以采用不同许可证,但都要满足GPLv3的要求,而不能低于原许可证的要求,否则构成对原许可证的违反。

 

2013 LG Hamburg, Urteil v. 14.06.2013, Az. 308 O 10/13, Welte v. Fantec GmbH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2013年6月14日,gpl-violation.org在汉堡地区法院赢得了针对凡泰克公司(FANTEC)的开源合规诉讼,并提出自由软件的使用者也应当对GPL产品(包括其中的上游组件)的开源合规性负责,应当检查其符合GPL,而不能仅依靠上游组件发布者。

 

2012 OLG Düsseldorf, Urteil v. 24.04.2012, Az. 1-20 U 176/11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商标侵权     描述性使用

trademark infringement      descriptive fair use

2012年4月24日,杜塞尔多夫高级地区法院驳回一审法院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有利于原告的一审判决,并撤销2011 年 5 月 4 日签发的临时禁令。二审法院认为,被告对某开源软件复制、分发时指明该软件的名称属于“可允许的描述性使用”,原告作为该开源软件及其名称的权利人,不能依据《商标法》主张权利以禁止被告使用该名称。

 

2011 LG Berlin, Urteil v. 08.11.2011, Az. 16 O 255/10, AVM v. Cybits,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v2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2011年11月8日,柏林地区法院确认即使该GPL软件是作为嵌入式设备的一部分提供的固件(路由器),那么 GPL 软件的用户可以修改并安装它。法院特别否认 Cybits 通过分发其 Surf-Sitter DSL 软件侵犯了 AVM 的版权。根据法官的说法, AVM DSL 路由器的固件是一个集体作品。GPL 明确指出固件中包含的 GPL 部分可以合法修改和复制。因此,从 AVM 下载并在安装 Surf-Sitter 期间进行编辑软件,这一点法院是支持的。本案中,Welte代表 Cybits以第三方涉案人身份(intervener)参与本次诉讼。

 

2011 LG Bochum, Teilurteil v. 10.02.2011, Az. I-8 O 293/09, adhoc dataservice GmbH v. Buhl Data Service GmbH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LGPLv3     著作权侵权

LGPLv3     copyright infringement

2011年2月10日,波鸿地区法院在部分判决中认为,即使程序被当作测试软件来利用,LGPL-3.0 的义务规定仍然必须被遵守。只要原告的程序确实被结合到被告的程序中,成为了被告整体程序的一部份,原告程序仅具有测试功用、而不执行软件功能,这对于判断是否必须遵守 LGPL-3.0 的授权义务并不相关。此外,即使原告是通过 LGPL-3.0 免费分发软件,也无碍于原告依照德国著作权法来请求相当金额的损害赔偿。最终双方和解结案。

 

2010 LG Hamburg, Urteil v. 10.12.2010, Az. 406 O 50/10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商标侵权     Mozilla

trademark infringemeng    Mozilla

2010年12月10日,汉堡地区法院认为,被告未经原告Mozilla基金会特别授权或按照开源许可证对分发的要求使用原告的商标,并以此帮助自身谋取商业利益,侵犯了原告对于 Firefox 和 Thunderbird的商标权。

 

2010 OLG Düsseldorf, Urteil v. 28.09.2010, Az. I-20 U 41/09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     商标侵权

GPL    trademark infringemeng   

2010年9月28日,杜塞尔多夫高级地区法院判令,GPL并不授予被许可人商标权,被告构成商标侵权。

 

2009 BPatG, Beschluss v. 17.12.2009, Az. 25 W (pat) 65/08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商标注册

trademark registration

“Linuxwerkstatt”的商标注册申请已被驳回,申请人进行了申诉。2009年12月17日,联邦统一专利法院商标申诉庭认为,“Linux”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操作系统的名称,而“werkstatt”一词经常用于指定和有关主题的参考词的类似组合,相关公众只能从“Linuxwerkstatt”的并列使用中感受到提及了Linux服务提供商,因此“Linuxwerkstatt”不适合作为识别特定公司服务来源的标志。

 

2008 BPatG, Beschluss v. 30.09.2008, Az. 33 W (pat) 1/07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商标注册

trademark registration

"open source broker"的商标注册申请已于2006年10月17日被驳回,根据商标局的意见,所申请的商标缺乏任何显著特征,只能被公众理解为表明该服务与计算机软件的经纪有关,而该软件是由独立的程序员开发的,因此与特定的公司无关。2008年9月30日,联邦统一专利法院商标申诉庭认为,根据《商标法》第 8 (2) 条第 2 款,所申请的商标不得注册。根据该条款,商标如果完全由在贸易中可用于指定商品或服务的种类、质量、地理来源、生产时间或提供服务的时间或其他特征的标识组成,则不得注册。

 

2007 LG München I, Urteil v. 12.07.2007, Az. 7 O 5245/07, Welte v. Skype Technologies S.A.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许可证的法律性质     违反声明义务

GPLv2     nature of open source license      notice obligations 

本案中被告在其网站上销售一款基于 Linux 的手机,但没有根据GPLv2条款提供源代码和 GPL 文本的指引。被告辩称,可以通过文档中提及的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获取这两份文件。2007年7月12日,慕尼黑第一地区法院作出判决并认为,根据 GPL v2 许可证第 1 款和第 3 款的规定,这种做法是不够的。此外法院指出,即便认定GPL许可证的规定存在违反反垄断法的情况(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也不能豁免被告遵守GPL协议的义务,该案判决再次证实了开源协议的可执行性。

 

2006 LG Frankfurt a.M., Urteil v. 06.09.2006, Az. 2-6 O 224/06, Welte v. D-Link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英译文;请见相关报道

GPLv2     许可证的法律性质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      著作权禁令     违反声明义务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v2     nature of open source license      contract under conditions of revocation        notice obligations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copyright injunction 

在该案中,原告Welte是开源社区violations.org 项目负责人,奥地利人阿尔穆斯博格和英国人伍德豪斯分别是 Linux 操作系统内核msdosfs、initrd 软件程序和 mtd软件程序的作者,这三个软件程序均适用 GPL 开源软件许可协议授权许可。原告Welte通过与阿尔穆斯博格和伍德豪斯签订协议,取得上述软件程序的复制、发布以及允许第三方对软件做出修改的排他性使用权。被告 D-Link 公司在其开发的数据存储器上使用了上述三软件,但在对外出售该数据存储器时,却没有满足 GPL 开源许可协议的许可条件:没有附上 GPL 开源许可协议的正文;没有做原作者著作权声明;没有发布无担保声明;没有附上完整的源代码。为此,原告Welte写信给被告 D-Link 公司,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被告认为原告的 GPL 许可协议无效。

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法院于2006年9月6日作出判决,认为,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305 条第 1 款第 1 句的规定,GPL 条款的法律性质是特定的一般交易条款,即预先拟定,由著作权持有人向软件程序使用者提出的合同条款。同时,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151 条的规定,开源软件程序著作权持有者无需接受使用者的承诺声明,双方即可构成法律关系,因此开源软件许可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法院还认为,基于 GPL 许可协议下的许可条件可视为符合德国《民法典》第 305 条第 2 款的一般交易条款而成为合同组成部分。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307 条第 2 款第 1 句的规定,GPL 关于软件程序使用者必须附上开源软件许可协议的正文、发布原作者著作权标识和无担保声明以及完整的源代码的这些规则,没有不适当的损害使用者的利益,因此这些规则并非无效。如果被许可人违反上述授权许可条件,那么根据 GPL 许可协议的规定,则不得对本程序加以复制、修改、再授权或散布。任何试图以其他方式进行复制、修改、再授权或者散布本程序的行为均为无效,并且将自动终止基于本授权所享有的权利。而且,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158 条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许可人所获得的授权许可意味着自动终止。所以,被告需要为自身未经授权发布或复制该软件的侵害许可人著作权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包括禁令救济和损害赔偿救济。

据此可知,德国法院倾向于将 GPL 开源许可协议所设定的条件认定为"附解除条件的合同"。法院认为,GPL 开源许可协议中所设定的使用条件应当认定为“解除条件”,当被许可人违反该条件时,GPL 许可协议属无效,被许可人的行为便构成了侵权行为,开源软件权利人可以根据德国《著作权法》提起侵权诉讼。

 

2006 LG Berlin, Beschluss v. 21.02.2006, Az. 16 O 134/06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

GPLv2     许可证的法律性质     权利用尽     著作权禁令

GPLv2     nature of open source license       exhaustion of rights    copyright injunction 

本案确认了GPL许可证在德国法下的效力,并对违反GPL许可证的被告发出著作权禁令。另一方面法院也对版权权利用尽规则进行讨论。2006年2月21日,法兰克福地区法院发布禁令并指出,权利人如果同意将作品的复制品推向市场,则不能再对作品的卖方主张著作权,开源许可证也适用此规则。但基于开源软件的涉案路由器产品未声明GPL许可证,即未经权利人同意投放市场,因此不适用权利用尽规则。

 

2005 Welte v. Fortinet UK Ltd. (2005) 请见相关报道

GPLv2     初步禁令     gpl-violation.org项目       违反声明义务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v2     preliminary injunction     gpl-violation.org Project        notice obligations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英国公司Fortinet UK Ltd. (“Fortinet”) 销售的一系列安全设备,被宣传为运行在专有的“FortiOS”操作系统上。gpl-violation.org对该操作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其包含的 Linux 内核部分的分发行为不符合 GPL 规定。此外,gpl-violation.org还得出结论,Fortinet 在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加密工具隐瞒了其对 Linux 代码的使用。gpl-violations.org项目于2005年3月17日发出警告通知后,Fortinet没有签署停止声明和终止声明,也未能以其他方式解决该争议。因故,gpl-violations.org项目被迫向法院请求初步禁令,除非Fortinet符合GPL协议,否则不能再分发其产品。

2005年4月,慕尼黑地区法院对Fortinet发出初步禁令,禁止其在行为符合GPL许可证条款之前进一步分销产品。法院还要求,Fortinet应修改其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使其符合 GPL,并提供GPL覆盖下的对应源代码,以能重返市场。

*关于gpl-violation.org项目

gpl-violations.org 项目是一个非营利项目,旨在使自由软件的商业用户和供应商遵守原作者规定的许可条件。该项目由 Linux 内核开发人员和自由软件爱好者 Harald Welte 先生创立和管理。

 

2004 LG München I, Urteil v. 19.05.2004, Az. 21 O 6123/04,Welte v. SiteCom 请见判决书德文原文英译文

GPLv2     著作权侵权     违反开源互惠义务

GPLv2     copyright infringement    reciprocal sharing obligations    

基于GPL发布的Netfilter是Linux内核里挡在网卡和用户态进程之间的一道防火墙,被告的硬件产品所附带的软件使用了原告netfilter/iptables核心团队享有著作权的 netfilter/iptables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但是被告未遵守GPL协议。因而,原告要求对Sitecom德国子公司发布开源软件的行为下达初步禁令。

2004年5月19日,慕尼黑地区法院承认GNU GPL 2.0的许可条款未得到履行,被告基于 GPL 许可协议获得的授权许可自行终止,被告继续使用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就构成对原告依据德国《著作权法》所享有的著作权的侵害。因而,Sitecom无权在不满足GPL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发布基于netfilter/iptables的产品。法院以违反 GPL 2.0 条款为由发出禁令,确认构成著作权侵权。

请前往 登录/注册 即可发表您的看法…